翡翠概述

翡翠,作為硬玉的代表,以艷麗的色彩、美麗的光澤、晶瑩剔透的滋潤感,在玉石大家族中被冠以玉石之王的美譽,並與鑽石、紅寶石、藍寶石、祖母綠、金綠寶石並稱「五大寶石」。

在東方地位極高,等同於西方人所鍾愛的祖母綠。故其與祖母綠一同作為五月份的誕生石。

翡翠,作為硬玉的代表,以艷麗的色彩、美麗的光澤、晶瑩剔透的滋潤感,在玉石大家族中被冠以玉石之王的美譽,並與鑽石、紅寶石、藍寶石、祖母綠、金綠寶石並稱「五大寶石」。

在東方地位極高,等同於西方人所鍾愛的祖母綠。故其與祖母綠一同作為五月份的誕生石。

翡翠,其英文名字稱為「Jadeite」。來源於西班牙語「Pridra Yiada」,意思是佩在腰部的寶石,因在十六世紀翡翠被認為是一種能治腰痛和腎痛的寶石。

而在中國古代,「翡」、「翠」是分別用在指赤羽雀和青羽雀(據東漢年間的許慎的《說文解字》)。而真正的翡翠玉,其主要顏色為綠色和褐紅色,與古人之「翡為紅,翠為綠」的說法吻合了。這種以「翡翠」命名玉石,當是後人以鳥喻石,倒也頗為貼切!

翡翠,其主要組成礦物名為硬玉,是單斜輝石中的一種鹼性輝石,由無數細小纖維狀微晶縱橫交織而成的緻密狀集合體,具有氈狀結構。

基本物理性質:堅韌度極高,能抵禦較高的撞擊力和壓力;摩氏硬度6~7,大於軟玉的摩氏硬度。由於翡翠由許多硬玉顆粒組成,造成硬度差異,拋光後有桔皮效應;在二碘甲烷中下沉;其光澤為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;透明度有透明至不透明不等;斷口為參差狀,較表面暗些。

翡翠的化學成分為NaAlSi2O6(硅酸鹽),由於其所含雜質的不同與多寡造成翡翠顏色的千差萬別(尤其是其中微量的鉻元素和鐵元素的影響作用),呈綠色(Cr3+),黃色(Fe2+),紅色(Fe3+)等等。

顏色是翡翠價值體現的最關鍵的因素。愛玉、喜玉、玩玉容易,評價翡翠卻並非易事,其中包括了好幾個方面。色好(濃、陽、正、均)、透明度高、質地細膩、玻璃光澤、無暇疵的翡翠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上等翡翠品種。

世界上著名優質翡翠玉石產於緬甸。其礦床位於緬甸北部烏龍河欽敦江支流流域,主要產地有度冒、緬冒、潘冒和南奈冒,那裡離我國雲南邊境很近。雲南的騰沖、大理一度是翡翠玉石集散地,現已換作瑞麗。

瑞麗的翡翠市場是翡翠交易市場最繁榮、最具代表性的市場,高中低檔貨應有盡有,其中也摻雜了些B貨、C貨,這就要考考買貨人的眼力了。除了緬甸、泰國、美國、日本、原蘇聯和我國都有翡翠石礦產,但緬甸是唯一出產優質品的國家。

據文獻記載,18世紀之後翡翠才進入中國雲南;明代出現緬甸翡翠;清代由於王公貴族的喜愛(尤其是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愛),被稱為「皇家玉」,由此翡翠身價百倍,成為玉中極品。現業已成為世界各地炎黃子孫及韓國等地最流行的玉石之一。

雖然軟玉在中國歷史悠久,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;但由於喜愛翡翠的人們賦予其神奇的文化內涵,翡翠已成為很多人的新寵。並與其他玉石一併構成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玉器文化。

翡翠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在人們眼中,它不僅是一種美麗的石頭,還帶有神秘的信仰和附托。古人與今人都皆愛玉、喜玉、玩玉。「君子無故,玉不離身」。佩玉愛玉已成為一種現代時尚。

翡翠知識

翡翠商品知識

翡翠主要產於緬甸,是人們鍾愛的玉石品種之一。自然的神韻,艷麗的顏色,迷人的光澤,晶瑩溫潤的質地,長期沉澱成一種玉文化,在珠寶市場中佔據著重要位置,具有其他寶石無以比擬的品質和價值空間。翡翠以其溫潤之美尤其獲得人民的偏愛,被賦予辟邪、吉祥的神秘色彩。翡翠多被磨成素面鑲成戒指、耳釘、手鏈,或磨成手鐲,還被能工巧匠雕成雕件、擺件,更體現出其深刻的文化底蘊。

天然翡翠俗稱A貨,顏色自然,色多不均勻。高檔翡翠顏色、質地潤澤,轉換方向還可見一些細小的反光,即為翡翠特有的翠性。顏色純正、濃艷、均勻、協調,結構細膩,透明度即水頭好的翡翠更是價值連城。翡翠結構緻密、細膩,硬度較高,拋光面手感光滑,有涼感。翡翠密度大於多數綠色玉石,手掂較重。

相似玉石及偽劣晶鑒別

翡翠與相似玉石主要通過不同的折射率、密度、吸收光譜及放大檢查加以區別,如軟玉、獨山玉、石英類玉石及石榴石玉石類等。

翡翠常見的仿製品可分為以下幾種:

「料器」即人造玻璃顏色為半透明的綠色,具大小不等的圓形氣泡,色不勻,見漩渦狀構造,斷口為貝殼狀。 仿玉玻璃的顏色均勻,半透明至透明,偶爾可見氣泡,手感較輕。 依莫利寶石即脫玻化玻璃,是經人工的脫玻化作用使非晶質的玻璃部分「重結晶」,正交偏光下如晶質集合體,肉眼看去類似棉狀物,放大檢查為類似橛葉的結構。它的光學、力學性質都同於其他玻璃仿製晶。

「馬來西亞玉」即染色石英巖是最常見的翡翠仿製品,顏色多為艷綠色,具粒狀結構,粒隙間見染料,沒有翠性閃光,手感也較輕。

市場上還存在各種經人工處理的翡翠,一般有漂白充填處理,染色處理,漂白充填加染色處理,即常說的B貨,C貨,B+C貨。

漂白充填處理的翡翠表面凹凸不平,有許多綹裂組成的縱橫交錯的「溝渠」,透過光線看翡翠,其結構鬆散、顆粒邊緣界限模糊、顆粒破碎、解理不連貫,不同顏色間界限模糊不清且常帶有灰色的基底。

染色的翡翠顏色鮮艷,放大檢查可見染料沿顆粒或裂隙進人翡翠呈絲網狀分佈。多數染色翡翠在查爾斯濾色鏡下顯紅色。染色翡翠耐久性較差,長時間佩帶其鮮艷的顏色會變淺,甚至成為無色。 漂白充填加染色處理的翡翠具有上述兩種處理翡翠的特點。

品質要求與技術要求

鑒定翡翠的技術標準如下:

光澤:
玻璃光澤。

解理
硬玉具兩組完全解理,在翡翠表面表現為「翠性」的星點狀閃光 。

摩氏硬度
6~7 度。

光性特徵
非均質集合體。

多色性
無。

折射率
1.65~1.67 (點測法)。

密度
3.34 (+0.06 ~ -0.09) S/cm3 。

紫外螢光
多無螢光,少數弱綠。

放大檢查
星點、針狀、片狀閃光(翠性),纖維交織結構,黑色固體包體。

可見光吸收光譜
437nm吸收線是翡翠的特徵吸收譜線,即鐵的吸收。
鉻致色的綠色翡翠可見630nm、660nm、690nm吸收線。

熱門文章